
旧时从正月十三日“上灯”开始,市面上就会挂出各式各样的花灯;十四日为“试灯”,各地纷纷搭建起灯棚和牌楼,张灯结彩;十五日为“正灯”,这时起,不仅在灯会上有赛花灯的活动,平常百姓家中也都张挂灯盏,小孩子们手提灯笼到处玩耍,有的地方一直持续到十八日的“落灯”。
灯会是一种中国传统民俗活动。早在南朝时期,国都南京城内就举办过元宵灯会,是中国最早记载的灯会,其盛况为全国之冠。灯会兴于唐,盛于宋,明朝时达到顶峰。
南朝时期,南京作为当时中国的首都,秦淮河畔居住了很多达官显贵,每到元宵节,他们也效仿宫廷,张灯结彩。
唐代时期,每到元宵节,洛阳城皇城前都要大放花灯三天,夜间照例不,看灯的是人山人海。
就这样慢慢的,灯会开始走进民间,在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2006年5月20日,江苏省南京市申报的秦淮灯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7日,多地合并申报的灯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的彩灯各具特色,如华丽端庄的北京宫灯、引人入胜的广东走马灯、晶莹剔透的哈尔滨冰灯、壮观神秘的上海龙灯等。你的家乡,有灯会吗?